一、调研目的
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师教育政策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情怀,宽广的学科基础和科学人文素养,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具有终身发展意识和潜质,能胜任小学多门课程教学任务,承担基本的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乡村骨干教师,然而,随着整体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正式实施,以及各地小学教师考编门槛不断提升,未来本专业将面临着较大的社会需求和严峻的竞争压力,三年制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会更大。在此社会背景下,有必要对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进行更深入地调查和研究,去了解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动态,准确把握我国小学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以及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知识、技能、专业素养要求的变化趋势。本次调研还需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从中总结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符合我国小学发展趋势及社会实际需求等问题。以便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适度发展小学教育专业,从而实施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主要选取了宜宾学院、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多个院校,遂宁仁里小学、遂宁河东实验小学、遂宁高升实验小学等多个小学以及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已毕业学生,进行广泛调研。
三、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采取了文献研究、统计、访谈调查、网络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为了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中国知网查阅、收集和整理了有关大专职业学校中小学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的相关文献资料,同时利用百度搜索工具收集相关政策文件和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宜宾学院、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三所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
(二)统计法
通过对四川省小学教师招聘岗位条件进行查阅、整理,了解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访谈调查法
通过对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宜宾学院、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访谈调查,了解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建设情况。并通过对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往届毕业生进行电话访问调查,了解专科职业学校中的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工作情况及专业需求。
四、调研活动的开展情况
及时部署调研任务,将调研任务及时安排到教研室老师,并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进行调研,写好调研记录。积极改进调研方式,在重点难点问题上联合调研,运用问卷调查等科学的调研手段和方法。调研活动的开展情况良好。
五、调研结果
(一)小学教师岗位需求分析
本次调研对2023年上半年小学教师岗位招聘条件要求进行了统计。其中以专科学历为准入标准的较少,且主要流向偏远地区的乡镇小学或城区培训机构,城区小学招聘小学教师以本科学历为基本准入标准。因此专科职业学校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要以偏远山区乡镇小学实际情况为主要依据。
(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还是教育、培训、院校等领域,大约是80%。而三年制大专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基层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需求服务的。专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主要从事基层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及班主任管理工作和教育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工作。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就业方式,如专升本、自主创业等。本次调研主要从基层小学对专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
1.小学教育专业应具备的知识要求
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已毕业的学生进行电话访问了解到,小学教师知识需求主要分为:工具性知识、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三类。工具性知识包括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英语基本知识、普通话交际知识。文化知识包括政治理论基本知识、汉语言文学、美术、音乐、中国文化及地方特色文化等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包括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法系统知识、小学教育学系统知识及小学教育心理学系统知识。其中专业知识是一名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知识素养,它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小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以及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2.小学教育专业应具备的技能要求
教师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是教师岗位的必备技能,是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基础教育变革的深化,结合我国1994年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和我国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政策和走访调查的情况,发现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备以下技能:写作及作文评改基本技能、教学设计技能、教学组织技能、班主任管理技能、书法技能、普通话技能、计算机应用操作技能、创新创业技能、多媒体课件制作及运用的技能、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等。
3.小学教育专业应具备的能力要求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小学教育专业必须具备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观察能力、课堂应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为了确保自己能够胜任小学教师这一职业,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就更要注重提高自身专业基本和专业综合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要求,社会对于教育行业的标准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所以,为了适应基层小学的发展规律,本校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以及素质结构的要求也要尽快完善。通过电话访问小学教育专业已在基层小学就业的毕业,发现小学教师必须具备思想道德素质、相应地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专业素质以及职业素质。
(三)用人单位毕业要求达成调查表
对本专业毕业生所在的一些小学(用人单位)的校长或教导主任就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本专业大多数毕业生达到了要求,获得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
题目 |
完全符合 |
比较符合 |
一般 |
不太符合 |
完全不符合 |
达成度 |
了解并愿意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 |
93% |
7% |
0 |
0 |
0 |
100% |
理解和认同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 |
85% |
11% |
4% |
0 |
0 |
96% |
具有较好的学科知识基础 |
81% |
19% |
0 |
0 |
0 |
100% |
教师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扎实 |
81% |
15% |
0 |
|
0 |
100% |
了解班级管理的知识和策略 |
89% |
11% |
0 |
0 |
0 |
100% |
综合育人意识较强 |
93% |
7% |
0 |
0 |
0 |
100% |
有一定的专业发展意识和反思能力 |
81% |
15% |
4% |
0 |
0 |
96% |
有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
89) |
11% |
0 |
0 |
0 |
100% |
六、调研结论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从这次调研的结论来看,我校培养的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流向基层小学,基层小学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就成了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所要研讨的主要逻辑依据之一。然而基层小学主要需求语文、数学和英语等教师,所以为了符合基层小学对于师资的实际需求,高等专科职业学校在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时应采取“1+x”的培养模式,即:在语文和数学这两门学科中选择一个专业作为未来主要任教方向,同时具备其他多门学科课程的任教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二)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1+x”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的特色是:每位学生必修英语和体育课程,在语文和数学这两门学科方向中选修一个主要专业,在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作为专业拓展课程,使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达到长于一门学科教学,同时具备其他多门学科课程的任教能力。“1+x”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的背景下同样匹配。所以在课程设置上,我校还可以增加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专题,同时在已开设的课程中融入教师资格证的相关知识。
(三)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调研中发现,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在教师招聘和教师资格考试中非常重要。提升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业能力,可以通过优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室建设和教育实践课程来实现,以使学生在毕业时确实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基于与地方教体局的协作机制,根据学生见习、实习需求,根据区域统筹、城乡兼顾的原则,我们力争做到“每20个实习生不少于1个教育实践基地”的标准,保证数量和质量。
(四)日常促学促业措施建设
在日常培育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学生就业与发展:
1.注重早期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意识;
2.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日常培训;
3.组织各种教育类技能才艺的比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4.加强实习管理和指导,锻炼综合从业技能。
5.毕业前加强升本指导和就业教育。
附表1 毕业生从事岗位统计表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岗位统计表 |
序号 |
毕业生从事的岗位名称 |
毕业生从事的岗位数量 |
备注 |
1 |
小学语文教师 |
29.6% |
|
2 |
小学数学教师 |
23.8% |
|
3 |
小学英语教师 |
1.3% |
|
4 |
小学科学教师 |
0% |
主科老师兼任 |
5 |
小学体育教师 |
0% |
|
6 |
小学音乐教师 |
0.12% |
|
7 |
小学美术教师 |
0% |
|
8 |
升学 |
15% |
|
9 |
没有从事教育行业 |
30.18% |
|
根据此调研结果:本专业目标岗位选择为:小学教师 |
附表2职业能力调研统计表
小学教育专业职业能力调研统计表 (主要面向小学教师) |
工作任务 |
工作行为 |
知识 |
技能 |
态度 |
教育教学工作 |
研读教材 熟悉教学计划 领会课程标准 确定课程重点、难点 设计教学方案 多媒体教学 课后反思 辅导、答疑 批改作业 |
计算机应用知识 英语基本知识 普通话交际知识 汉语言文学、美术、音乐等基础知识 中国文化及地方特色文化等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法系统知识 小学教育学系统知识 小学教育心理学系统知识 教育教学设计知识 课程评价知识 教学案例分析知识 |
计算机应用操作技能 三笔字和普通话技能 写作及作文评改技能 创新创业基本技能 口语表达技能 课件制作技能 教学设计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 |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积极努力 团队协作 尊重学生 热爱教育 认真备课、上课 认真批改作业 教书育人 勤奋学习 |
班级日常管理 |
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重点 安排好各项工作 研究和了解学生 协调班内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掌握学习方法 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健康 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 组织班委会工作 |
班主任组织管理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深刻的专业知识 实践知识 职业道德知识 |
班主任组织管理 敏锐的观察力 自我调控 自我反思 |
耐心细致 吃苦耐劳 仔细认真 爱岗敬业 关心爱护学生 |
教育科学研究 |
调研 查找文献资料 统计分析数据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
小学教育学知识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 文献数据库搜索、查找、整理的知识 |
教育科研能力 善于发现问题 多元思维 |
仔细认真 吃苦耐劳 终身学习 科学严谨 |
附表3职业能力重组表
小学教育专业专业职业能力重组表 (根据附表2职业能力调研统计表重组) |
重组后的知识 |
重组后的技能 |
重组后的态度 |
计算机应用知识 英语基本知识 普通话交际知识 汉语言文学、美术、音乐等基础知识 中国文化及地方特色文化等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法系统知识 小学教育学系统知识 小学教育心理学系统知识 教育教学设计知识 课程评价知识 教学案例分析知识 班主任组织管理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深刻的专业知识 实践知识 职业道德知识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 文献数据库搜索、查找、整理的知识 |
计算机应用操作技能 三笔字和普通话技能 写作及作文评改技能 口语表达技能 课件制作技能 教学设计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 班主任组织管理 自我反思 教育科研能力 |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积极努力 团队协作 尊重学生 热爱教育 认真备课、上课 认真批改作业 教书育人 勤奋学习 耐心细致 吃苦耐劳 仔细认真 终身学习 科学严谨 |
附表4 职业能力与课程对应表
职业能力与课程对应表 (根据附表3职业能力重组表设计) |
职业能力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阅读理解能力 |
中外文学导读、儿童文学 |
专业核心课 |
写作能力 |
汉语基础 写作与作业评改 |
专业核心课 |
信息处理能力 |
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教育技术 |
公共基础课 |
教学设计的能力 |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科学教育 |
专业核心课 |
教学实施的能力 |
小学教学技能 |
专业拓展课 |
教学评价的能力、课堂教学能力 |
说课与讲课训练 |
专业基础课 |
教学研究的能力 |
小学数学研究 |
专业拓展课 |
小学班主任管理能力 |
小学班主任与组织活动 |
专业拓展课 |
课件制作能力 |
课件制作 |
专业基础课 |
三笔字能力 |
三笔字(粉笔、硬笔、毛笔) |
专业基础课 |
口语表达能力、普通话能力 |
普通话、教师口语与礼仪 |
专业基础课 |
教育科研能力 |
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 |
专业核心课 |
体育锻炼的基本能力 |
体育、体育方向课 |
公共基础课 |
附件1:2023版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附件2:2023版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附件3:2023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标准